用读打造激情的语文课堂

网站首页    语文十二五课题    研究成果    用读打造激情的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6日

用读打造激情的语文课堂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陈小晶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正在日益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教学的方法更加多样,人文精神得到了张扬……这一切都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忧的现象,对文本阅读的忽视,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结合具体课堂实例,阐明了品读、朗读、研读对于打造激情语文课堂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品读  朗读  研读 

一、品读文本,感悟文字魅力

“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清代陆世仪如是说,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感悟的能力。如今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也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为什么这些不能被学生吸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文本细细的品读太少。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印象颇为深刻,课题是《地层深处的玫瑰》。这是一篇大概一千两百字的小说。在教学设计上,教者把立足点放在了“品读”二字上,整堂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生们精彩的自读自品自悟。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品”,教者首先让学生三读其文,第一遍由学生自己轻声阅读,第二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阅读,第三遍由老师带有感情的生动范读。“三读其文” 这个环节,占用了课堂大约的三分之一时间,老师把时间充分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到文字中细细品味,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无穷魅力。教者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交流的不仅仅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他们更是在交流分享品读感悟到的快乐。老师的第三个环节即是让学生自己来谈谈自己在品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的感悟。学生们的回答是如此的精彩:有学生这样说:“仅仅几十秒,地势较低的主巷道便被灌满了。伊诺和两外两名矿工被汹涌而来的水流逼近了一条废弃的巷道中。这一句中仅仅几十秒说明时间短,灌满和逼进说明了形式的危急,从这几个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次危难是可怕的。”;有学生这样讲: “饿了,他们就剥用于支撑巷道的木桩上的树皮吃;渴了,他们就用矿帽舀些水喝。寒冷也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他们三个人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这几句话写出了伊诺等人在被困后的苦苦的挣扎。”;有学生这样表达:“时间艰难的流逝着,艰难一词不仅仅指时间过得慢,还写出了他们在困境中生存的艰难,流逝不仅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意味着乔兹他们的生命在流逝。”;还有学生这样分析:“题目《底层深处的玫瑰》,玫瑰、底层深处都有深层的含义,玫瑰指的是最后一小节提到的信念的火种,力量的化身,底层深处指的是心中最绝望的时刻,而且最后一小节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我们即使在人最绝望的时候,只要你心中还有信念,还有力量就能绝处逢生……”学生说得多好呀!他们的发言深深的打动了我,也震撼了我。更让我茅塞顿开: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的文字魅力,比老师灌输的要精彩得多,要富有个性色彩得多。在品读中感悟,生成越来越多的阅读期待,发现文本本身蕴涵的美。正如陆世仪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一直坚信:‘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情要靠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儿也要在读中悟。”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失的正是让学生品读感悟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文字的感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会使孩子对文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会让他们爱各种书籍,不断积累模仿,最终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二、朗读文本,以读激情

朗读就是发出声音的读书,要求朗读者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也是对作品文本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朗读者创造性地表达文字的语意、语气,赋予文字以语音、语调、感情等特征。朗读犹如唱歌,需要经过训练,即使是职业的播音员,如果没经过训练,朗读也不可能声情并茂。对于学生,光靠情感启发,不注重起码的朗读技巧的点拨,一味要求学生重复地读,机械地读,即使再精彩的文章,学生迟早也会读烦、读厌,读得失去兴趣。

在讲授《木兰诗》第二课时,我把朗读及朗读技巧的讲授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朗读,并且说说怎样读。有学生选择“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认为应该读出木兰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就乘机追问,你怎样读才能读出这样的思念之情呢?学生觉得应该读得慢一些,声音低沉一些,这样有利有思念之情的表达。我立即对他的回答寄予肯定和表扬,并且明确可以通过语调的快慢、语音的高低来表现不同的感情。喜悦的感情语速较快、声音高昂;悲伤的感情,语速较慢,声音低沉。然后试着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哪些句子应该用较快的语速,高昂的声音读出喜悦。学生马上找到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表现了木兰十年征战归来时,家人的喜悦激动。“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些句子表现了木兰返回家乡、恢复女儿身后的喜不自胜。还有学生选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认为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说明木兰下定决心为父从军。在赞赏他的回答后,我问他,哪些词语反应了木兰坚定的决心呢?学生找到了“愿为、替爷征”,这些词正是需要读出语气重音来凸显的词语。学生在此启发下,又找到了“十二转”“百千强” 表现了木兰立功很多,而“不用”“还故乡”恰恰表现了她的不慕荣利、怀念故乡,也应该读出重音。在指导方法的同时,我还穿插了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重点句子,读重点小节。对于学生确实读不好的地方,由我进行示范,让学生对“什么是好的朗读”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朗读中,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昂,句子的语势越来越强烈,此时,已经很难区分声音和情感了。通过朗读,学生了解了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关注了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更激发出了学生自身的情感。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只有建立在充分阅读文本基础上的朗读才有生命力,同时,朗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深入。两者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

三、研读文本,启迪学生思智

研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分析的过程、再感悟的过程、再提炼的过程,这一过程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研读就是尊重学生的这种需求,鼓励他们在阅读中展开研究,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受。   

例如《柳叶儿》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我首先让学生找找能体现作者“乐”的语句。有学生在吃柳叶儿这部分内容中找到“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句中“满心里香得不行”饱含了作者吃饱肚子之后的一种满足快乐。课堂上便有学生质疑说“又不是吃必胜客,至于这么高兴吗?”我当即以他的这个疑问为契机,让学生再读课文,从这句中找找作者为什么这样满足和喜悦。学生马上带着这个由自己提出的疑问,投入地认真地再次研读课文。很快,有一个同学抛砖引玉,发现“一小把”可见放的豆子很少,这说明当时食物是珍惜的,连豆子都不舍得多放,所以这时作者吃到一个豆“满心里香得不行”。接着学生有了更多的发现,有学生找到“ 几口粥,一个豆”这里运用了对比,表现了当时饥荒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还能吃到有豆的粥该是多么的满足啊!还有学生找到 “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这些制作柳叶儿的程序很繁琐也很细致,柳叶儿对人们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而作者却可以“放开肚子吃”所以是乐的。在学生自己的疑问和分析中,他们明白了作者乐的原因,更感受到这种在食物极度匮乏中的乐是何其的苦涩,这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乐读来多么让人心酸。以同样的方式,孩子们还发现《柳叶儿》中,爬树逞能之乐,抢柳叶儿之乐同样是“苦中带涩”的,至此,文章的难点与重点水到渠成的解决了。经历了思维的幽囚,阅读便有了“豁然开朗”的体验。

当然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质疑的,“研读”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无论是“研读”问题的确立还是“研读”过程的推进,教师的指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疑”无论质量高低,都是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的结果。这正如《朱子读书法》中所说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品读文本,学生感悟了文字的魅力;朗读文本,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研读文本,使学生的思智得到启迪。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充满朗朗书声的语文课时刻都让学生享受着情与美;环匝朗朗读书声的课堂,也将是最有语文味儿的课堂。语文课,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读,主动读,让读为我们打造激情洋溢的语文课,点燃孩子们爱语文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陈传敏:《<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及阅读教学备课要点》,2001

2、黄剑锋:《研读话题的生成,为语文教学另辟蹊径》,2007


2019年10月24日 11: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