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析语言中感悟“自由”

网站首页    语文十二五课题    研究成果    在品析语言中感悟“自由”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6日

在品析语言中感悟“自由”

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宋静娴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萧红的长篇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与一般的小说不同,教材节选部分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是记录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在自家后花园狭小的空间里的生活琐事。如果仍以传统的小说教学要求为目标,以小说三要素为教学内容,可能就难以挖掘出文本的教学价值。

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要教学生能感觉得到但表达不出来,或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那么就本文而言,什么是“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怎样才能让学生“能感觉得”到又能“表达出来”呢?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状况我们可以判断,选文的内容和主旨——叙写了 “我”的童年生活,体现了童年生活“自由”的特点,应该是学生“一望而知”的。而“一无所知”的是选文如何体现“自由”这一特点的。因此,引导学生体验被文本唤起的情感,了解文本以独特的语言方式表现童年生活自由的特点,可以作为本教材的教学内容。

确定了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余映潮老师说,“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文中的内容,含英咀华,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思考和智慧的碰撞,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个性,拓宽课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显然,只有将品味语言落到实处,才能让文字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丰满起来,从而展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将品味语言落到实处,唯一的途径是贴近文本,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内核,还原文字丰富的形象,激发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

细读文本,读者可以真切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自由的气息。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认为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选择的抓住文本中最精彩的片段,引领、指导学生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一、比较辨别明“自由”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字义,记诵文字,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我选择了文章描写园中景物自由生长的语段(第28节)作为片段之一,尝试采用比同求异法展开教学。

选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如果改成这样的文字,怎样呢?“倭瓜的触须不断匍匐前进,慢慢爬上了架,爬上了房。黄瓜有的开出一个谎花,有的结出一个黄瓜,有的什么动静也没有。玉米吐出了粉红的穗子,青青的杆子噌噌地直往天上蹿。”

让学生将两段文字进行比较,说说哪段文字更好,理由是什么。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段文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花园里植物的生长。不同在哪里呢?修改的文字,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将倭瓜的藤蔓比作是触须,将它的生长比作是士兵在匍匐前进,富有动感;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写出了黄瓜不同的生长状态;一个“吐”字,仿佛是玉米笑开了花,一个“直往天上蹿”的形态,配上了“噌噌”的声音,极妙地写出了玉米生长的旺盛之势。

再看原文,运用叙述的手法,连用了多个“愿意……就……”和一个“不愿意……就”,句式显得单调而繁复,缺少变化,还有点幼稚。

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显然改写的文字更生动,更形象。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言语方式呢?我们必须回到文本特定的语境之中。这是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眼中的倭瓜、黄瓜与玉米,孩子拥有了“自由”的心思——“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眼中的一草一木也都跟“我”一样,有了的“自由”的心。作者正是以儿童的视角,用看似孩子气的“繁复稚拙的絮叨”,真实自然地表现了“自由”的生命状态——想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改写的文字更多表现的是园中生物的蓬勃生机。

通过比较,学生清楚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明白了选择怎样的语言表达应随文而定。

二、朗读质疑品“自由”

新课标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第二个片段我选择了文本22—26节,细写人的自由。我尝试采用朗读法来引导学生加以体验和品味。

祖父虽然教我,我也并不细看,马马虎虎承认下了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做别的去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这一部分以不足300的文字,叙写了六件事情:听祖父教导,摘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心,捉蚂蚱玩,跟祖父抢着浇菜。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只有一两句话。学生不免心生疑惑:一直强调叙事要力求具体详细生动,而且要详略得当,作者为什么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呢?

读一读,试着揣摩一下它的语气、语调和语速:这完全是一个孩子充满了童趣的生活写照,是一种欢快与兴奋的语气;语调也应该是时起时落,高低起伏;语速应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喘息不得。通过反复朗读,让一个无所事事的顽童在花园里任意地玩耍嬉戏的画面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四、五岁的“我”定然不会也不可能专注于某一件事,三心二意,喜新厌旧,永远是孩子的天性。作者采用流水账式的叙述,真实再现了“我”在后花园中的自由生活,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正是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不仅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孩子独特的行为特征,也更好地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特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可见,根据文本的需要,偶尔突破常规,也能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三、还原深入析“自由”

与一般的小说不同,《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而散文体小说的特点在教材节选的这一部分体现得尤为突出。后园中生活着两个人,一个勤劳慈爱的祖父,一个调皮可爱的孙女,形影相随,相依相伴。作者没有将他们放在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有的只是平淡的叙说,“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栽花,拔草,下种,溜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杆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这些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是否有值得探究的情感和意味呢?因此我选择了文中祖孙对话这几段文字为第三个学习片段。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看似简单的人物对话,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妨采用还原法来解读一下吧。对话的缘起是什么?文中有交代,“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这里不仅仅是“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更要命的是“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我”破坏了祖父的劳动成果,按常理祖父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估计训斥责罚在所难免。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祖父还在笑”,很显然,这里最突出的是连用了三个“笑”。追问:祖父为什么笑?嘲笑“我”的无知吗?显然不是。通过层层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笑”是祖父对做了错事的孙女的宽容,是爱的表现。

继续还原。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天真的“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正常情况下,“我”应该怎样向祖父解释?自古长幼有序,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我”理应“毕恭毕敬”地把谷穗“递”到祖父手上,然后确认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作者在这里用的是“远远地抛”。“抛”是孩子赌气的表现,一个字就写活了一个孩子的任性;“远远”代表程度,做了错事,还理直气壮;“这不是一样的吗?”言下之意就是让祖父自己去判断吧,显然是对祖父的大不敬。但是祖父并没有生气,而是“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这哪里是祖孙,分明是朋友!通过分析,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我与祖父的平等和亲密,感受到了祖父浓浓的爱。祖父的爱使“我”有了自由生活的可能,是“我”获得自由的根源。

这一处祖孙对话的场景,语言极其简洁平淡,但就在这看似平淡朴实的叙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看到了两者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看到了祖父对“我”的影响——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能如此自由!

儿童的世界永远最真最纯,因此朴实无华的语言既能体现儿童的特性,更能以真情打动读者。作者萧红正是巧妙的运用童年视角,选择了适宜的语言方式——平淡朴实的语言,不避繁复的叙述,恰如其分的表现了童年生活自由自在的特点,同时也让读者深刻感受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们只有立足文本,回归语言,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充分体验与挖掘语言内在的情感和韵味,才能让学生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呼兰河传(节选)》的教学研究,应该算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5B)


2019年10月24日 11: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