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

网站首页    语文十二五课题    成果鉴定    《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日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实践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昆山市初中语文中心组课题组

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内容成为了理念与方法之间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王荣生先生就在其《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中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如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的不一致;长期以来以选文为主的教材形式对选文意义可以有多个角度的阐释,也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阐释方法;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形态的多样性;教师个人的专长和个性特点的不一样等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有了其他学科教师也许并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教学内容呢?李海林先生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如“泛语文”、“反文本”、“教师不作为”、“无效讨论”、“无中心拓展”、“多媒体化”等,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指出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非语文的”。王荣生先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的九条指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行为的过程中,除了要选择适合选文类型、适合教材要求、适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语文”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注意这些教学内容还应该最终指向“语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样确立的教学内容才具有有效性。

我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阅读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内容照搬教参内容,教师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2.对于教学内容确定不准确,课堂教学目标杂乱或不清晰,不符合文体特征等毛病时有发生;3.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准;4.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到位,导致重难点的确定有偏差;5.过于追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6.过多停留在教材“原生价值”的获得,忽视了教材“教学价值”的挖掘与获得。

针对我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确定方面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我们自2012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实践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主要工作

(一)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够找到小说、散文、文言文、实用类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一般原则,然后能对教材中有争议的文本或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文本,进行研究,使得老师们都能确定这些文本的教学内容,上出有质量的语文课。最终确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内容体系,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课题组还设置了具体的子课题,并明确子课题负责人:(1)散文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操作(顾红梅、吴洁、刘海英);(2)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操作(陶静娟、王敏、翁文娟);(3)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操作(宋静娴、朱凤仙、刘英);(4)实用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操作(苏觉清、陈文新、刘祖元)。

(二)分阶段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2012年6月5号至2012年8月25号,课题申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查阅文献资料,选题,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2012年9月1号至2013年9月1号,重点选择一些文本进行研究,撰写教案:写人记事类散文(《安恩与奶牛》、《社戏》、《享受生活》、《呼兰河传》、《散步》、《背影》),写景类散文(《春》、《济南的冬天》、《绿》、《画山绣水》、《夏》);托物言志类散文(《海燕》、《白杨礼赞》);文言文(《幼时记趣》、《三峡》、《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记承天寺夜游》、《马说》);

第三阶段:2013年9月1号至2014年9月1号,重点选择以下文本研究,撰写教案:外国小说(《最后一课》、《变色龙》);中国小说(《范进中举》、《草》);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故乡》);游记类散文(《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文言文(《小石潭记》、《陋室铭》、《晏子使楚》、《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写人记事类散文(《老山界》、《我的母亲》、《送行》、《给我的孩子们》);

第四阶段:2013年9月1号至2014年4月1号,重点选择以下文本研究,撰写教案:文言文(《陈涉世家》、《醉翁亭记》、《曹刿论战》、《出师表》);游记类散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托物言志类散文(《囚绿记》、《雪》);写人记事类散文(《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一双手》、《童年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

第五阶段:2014年9月1号至2015年1月25号,结题阶段:整理所撰写的教案、论文及其他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三)切实做好过程性研究工作

1.做好收集整理资料工作,形成案例。

资料的收集是我们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核心工作,资料的收集要详实、具体。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资料的整体性能,对于课题研究较有帮助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同时我也让我们研究老师自我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特色的课题研究资料。我还要求我们的研究老师针对课题进行业务学习记录,在课题研究小组活动上进行交流,我们也进行整理,形成案例资料并及时在课题网择优选登。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升研究能力。

一是做好自我培训。只有一个好的研究教师群体,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为了将课题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课题组要求每一位研究教师必须自我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总课题组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外出的培训学习中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上的倾斜,多次组织研究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二是网络培训。课题研究伊始,我们根据教师从教年龄和在课题组中的作用先后组建了三个QQ群:网师小研、网师小园和网师新园,并根据研究进程和研究的需要随时组建讨论组。充分发挥网络便利条件,组织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相关的教学研讨。

3.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这个课题的开展,总课题组结合昆山市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配合课题研究的需要:

(1)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要有所展示。每学期各子课题组都要结合自己的子课题组织至少两次课题研讨课,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课题的研究,这样使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产生问题的地方,要解决问题就得进行研究。

(2)组织开展与课题相关教学展示活动。总课题组结合与初中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类教学比赛。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由各子课题推荐1—2位优胜者进入总决赛。总之我们要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紧密课题与课堂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课堂,使课堂教学研究推动课题的研究。

(3)为了给研究教师提供更多课题研究、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舞台,总课题组创办了电子刊物《师园小语》,在编排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增添内容版面,提高质量品位。

4.建立课题核心组成员例会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确保课题研究扎实、高效的开展,充分发挥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力量,整体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一是明确例会时间。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课题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子课题组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性总结会;每学年召开一次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二是确定例会内容。有关课题的理论学习培训,有关课题实践操作培训与研讨;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通报;交流教学和研究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问题,撰写、交流课题研究心得;布置课题研究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探索,课题《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实践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题研究对我市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课题组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阅读教学内容确定和操作为切入口,运用文学批评中的一些方法对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些文本进行创新解读,重新解读,从而找到适合教师自己、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研究,“文本解读先行”的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不少语文教师已经掌握了“文本解读——构思设计——文本再读——修正设计”这样一套确定教学内容的备课设计流程。

把课题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完美结合,不但不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通过研究反而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做到教育科研走进课堂。这不仅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在实践中,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正大幅提升。科研从教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二)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1.本课题研究完成的主要论文:

◎在品析语言中感悟“自由”/宋静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可以这样教/宋静娴 

◎文本细读,从标点入手刘  英

◎互文性阅读对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实现/刘  英

◎妙结,结出精彩/刘  英

◎多方对话,吃透教材——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例谈/朱凤仙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操作实践/朱凤仙

◎开源引流,让作文教学“活”起来/朱凤仙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寻找阅读教学的管钥/朱凤仙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陈小晶

◎语文课,让读唱主角/陈小晶

◎从《治水必躬亲》的教学看教学理念/顾红梅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顾红梅

◎巧妙设计,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顾红梅

◎优化教学策略,激趣语文课堂/顾红梅

◎实施有效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顾红梅

◎自主学、巧提问、善延展/顾红梅

◎日常状态下初中生生活作文意识的培养/陶静娟

◎让语言积累成为一种日常习惯/陶静娟

◎圈点勾画  阅读妙法/陶静娟

◎抓住中考诗词鉴赏中的情感缰绳/陶静娟

◎找出可以确立教学主问题的文本切入点/陶静娟

◎文本解读的三个境界/陶静娟

◎嚼出语文课堂的“味”/吴  洁

◎阅读课的三个核心问题/刘恩樵

◎从吃饭的三种方式看《错过》的教学设计/刘恩樵

◎《呼兰河传(节选)》观课笔记/刘恩樵

2.本课题研究完成的主要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宋静娴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陈文新

◎《〈故乡〉标点研读》教学设计/刘  英

◎《观刈麦》教学设计/刘  英

◎《背影》教学设计/王  敏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周  芳

◎《端午日》 教学设计/顾红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学设计(一稿)/顾红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二稿)/顾红梅

◎《散步》教学设计/顾红梅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第二教时)/顾红梅

◎甩掉“老实”,换上“尖新”

——《学学陌生化语言》课堂实录/陶静娟

◎寄情山水的孤凄之曲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陶静娟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陶静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朱凤仙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朱凤仙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陈小晶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教案/陈小晶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 洁

◎《社戏》教学设计/吴 洁

◎《溪水》教学设计/陈 萍

◎《溪水》课堂实录/陈 萍

◎《林中小溪》教学案例/向 辉

◎《水浒传》教学设计/向 辉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向 辉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向 辉

◎《巧用对比 勾魂画骨》教学设计/向 辉

◎《快  递》教学设计/向 辉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向 辉

◎《故乡》教学设计/王 敏 

3. 本课题研究完成的主要优质公开课视频:

◎《故乡》教师视频

◎《观刈麦》教师视频

◎《呼兰河传(节选)》教师视频

◎《名著推荐与阅读  水浒传》教师视频

◎《与朱元思书》教师视频

◎《卜算子 咏梅》教师视频

三、对本课题研究成果实践与理论意义的分析。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理论都带了积极的意义。

1. 本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新课程改革搞了十多年,语文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语文课程至今没有清晰地界定学科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以王荣生先生、李海林先生及其团队等为主提倡掀起的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也得到一线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正逐渐深化,越来越集中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确定。

在我国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一篇篇包含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诸要素的课文,在确定究竟应该“教什么”方面往往显得颇为茫然。要么什么都教,面面俱到;要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任意为之;更多的老师则是照搬教参或是一些专家的要求,没有自己的选择。这是很难把新课改落到实处的。

而本研究,“初中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去研读文本,通过研究能做到让老师自己去确定教材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有“我”。但是,本课题研究又不额外增加老师的负担,本研究做的就是老师平时认真备课的工作和实际课题教学的实践工作,可以说本研究真正做到了教科研走进课堂。所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2. 本课题研究推动了“教学六认真”工作,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许多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规范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教学六认真”的要求。“六认真”中有一条认真备课的要求,对这一条的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每位教师要有一本每年自己新写的教案。很多教师由于理解不到位和平时工作比较繁杂,往往把编写教案当成了负担,为了节省时间,应付检查,往往就抄写别人的现成教案。至于每天要上的课,老师也只是做个二道贩子,教参上怎么说或资料上怎么说,就现学现卖,搬给学生,没有能做到真正的认真备课。而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初中语文教材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操作实践》,大大促进教师认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自己去研究确定每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然后写出教案,再走进课堂,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中要求的认真备课。这样写出的教案是高质量的,上出的课也才是有“我”的语文课。教师不再是教参和专家的传声筒,这样做也有利于语文教师的成长,能快速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破解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顽症。

尽管语文新课程改革已搞了十年,但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严重。目前,学生的阅读量不可谓不大,教材、读本、名著、作文选、各种阅读训练的试题填满了学生的书包,堆满了学生的课桌;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从早到晚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但是回过头来看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篇稍有难度的文章,学生就看不懂了,每年的中考,学生失分较多的部分往往就是课外阅读。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何在呢?如何才能破解这“高耗低效”的顽症呢?科学有效地确定阅读教学内容是解决这问题的关键,而这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又不能只靠专家,只靠教参,而主要应靠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文本,去确定每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去确定每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内容。本课题研究中教师能够认真研读文本,来确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本的教学内容,找到确实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容体系,应用在教学中,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四、对本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的思考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思与改进。

第一,就课题本身而言,原先设想的“确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内容体系,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还需进一步提炼、完善。

第二,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更多教师继续投入到教改中去,在更广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2015年11月15日

 


2019年10月24日 11: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