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网站首页    教务处    教研组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5年1月6日

昆山市城北中学  蔡红

随着素质教学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大家已形成共识。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更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合理的提问,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学的高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个老师前不可回避的任务。下面,我将就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情意共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支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情境。《幼时记趣》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极富情趣的文言文。本文放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字、词、句落实有难度。学生不能很好感知课文。“物外之趣”是课文的关键语,但又不易理解。如果直接从字、词、句的翻译开始,那学生一定是一头雾水。所以,在导入时,可借观察一些艺术品,如雨花石、根雕等,体会“物外之趣”。一方面,为整体把握文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个体,循序渐进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这就是说,教师提问时,应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然后再砍木材的关节。由易而难,逐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习起步阶段,问题宜简单,要尽量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散步》是八年级的一篇散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受年龄和生活体验的制约,学生在理解文本时有一定难度。在课堂设计上,我们首先可以提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四个人,作者、母亲、妻子、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紧扣重点句,抓重点词语,通过提示、诵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寻找问题的依据,使学生学会在形象中捕捉特定的意义。

三、灵活妙用,常变常新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模式。提问要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是设计文言词语。学生对此往往不感兴趣。在教学中可采用互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从文言单词转化为现代汉语双音词;从现代汉语双音词转化为文言单言词。先让学生将重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再从现代汉语翻译为古汉语。从中体会文言句式的特点。

四、发散思维,挖掘内涵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这种提问方式,可使学生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学完培根写的《论美》后,可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首关于“美”的小诗,或者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从中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学完《统筹方法》后,请同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生活中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五、灵活评判、牵引思考

教师要尊重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能够及时把握、并给予正确的点拔和引导。在师生互动中熏陶感悟、启迪思维、明辨是非。《皇帝的新装》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情节不失童趣,又有思想深度,离奇而又生动。梳理故事情节是重点,也是难点。首先要求同学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如:蠢、骗、伪、假、傻、装、新、星,接下来,请同学迅速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教给学生二种方法:一是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提示要求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是不对的。二是检验法:把剩下的字一个一个地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最后很自然地梳理出故事情节,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六、切中肯綮,牵一发而动全身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斌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通过巧妙的导读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状态中。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出贯穿课文内容,支撑全文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来阅读,精选切入口。对于小说的一般教法,其切入口是人物、情节,但并不唯一。如《我的叔叔于勒》可把菲利蒲一家对于勒的不同称呼作为切入口。由于菲利蒲一家对于勒的发迹和落迫的不同反应是本文的重要情节,也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抓住这一点就有助于正确把握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人物情节的全方位理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吃透、吃准教材,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切中肯綮,牵一发而动全身。

七、留足时间,充分思考

中国的绘画艺术讲究“布白”之道,其意为“一幅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倒不成其为艺术品了”。此理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同样具有启发性。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像有的教师“连珠炮”式的提问法,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其实这种提问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学生没有时间冷静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课堂提问切忌走过场、赶速度、紧张匆忙,切忌教师一问到底,给学生不留思考的时间,若这样也就推动了提问的价值。

八、主动提问,自主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自己问,学生答。不应把学生单纯视为提问的对象,而应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精心设问,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更要注重教法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探索新途径、新视角的创造性。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想,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也应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发表于《读与写》2013.11


2019年11月11日 14:11
浏览量:0